美好幼儿

春季传染病温馨提示|守护孩子健康

时间:2023-02-15     阅读次数: 44 次

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,尤其是季节性流感、甲流感、麻疹、风疹、水痘、手足口等传染病易在学龄前儿童中出现暴发。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,增强家长和孩子的防范传染病的意识与能力,真正落实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的措施,确保幼儿正常的健康生活,请家长们认真学习春季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》,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。

1.流感: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,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,传染性最强。

主要表现:起病急骤、通常有38摄氏度以上的高烧、剧烈头疼、精神不振、厌食、肌肉疼痛、咳嗽、鼻塞、红眼等症状,有些会出现流涕、喉咙痛、呕吐、腹泻、肌肉痛和疲倦,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。

流感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主要经空气、飞沫和接触传播。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互相传染,人接触带有流感病毒的物件后也可感染。因此,预防“流感”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洗手。另外,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用纸巾捂住口鼻。保持室内通风透气,保持充足睡眠和饮食均衡。体弱多病的人,应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

2.手足口病: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,以手、足部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,四季均可发病,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。

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、舌、软腭、硬腭、口唇内侧、手足心、肘、膝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,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。疹子不像蚊虫咬、不像药物疹、不像口唇牙龈疱疹、不像水痘所以又称“四不像”;而临床上更有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的“四不”特征。

本病的预防很重要,要“勤洗手、吃熟食、喝开水、晒衣被”。家长和幼儿都要讲究环境卫生、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。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。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,做到饭前、便后洗手,对餐具、生活用品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。

本病无免疫性,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,还会再发。

3.疱疹性咽颊炎: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类发热性疾病,好发于春秋季,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,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,。 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,常见于婴幼儿。

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、头痛、厌食,并常有颈,腹和四肢疼痛。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,周围绕以红晕,多见于扁桃体前部,但也可位于软腭、扁桃体、悬雍垂、舌部等。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,并发症少见,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。

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,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,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,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。

4.水痘: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宿主,患者为惟一传染源。传染性强,并具有潜伏期为12~21日,结痂后无传染性。

主要症状:潜伏期无症状。潜伏期后进入传染期,儿童多表现为直接进入出疹阶段,出疹阶段前可能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全身倦怠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前驱症状。出疹阶段全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,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。

传播途径:主要以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疱液感染,接触被疱液污染的物体同样具备感染风险。

易感人群:全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,常见于2-10岁的婴幼儿、学龄前、学龄期儿童,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

5.诺如病毒:诺如病毒,又称诺瓦克病毒。是人类杯状病毒科(Human Calicivirus, HuCV)中诺如病毒(Norovirus, NV)属的一种病毒。是一组形态相似、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。诺如病毒变异快、环境抵抗力强、感染剂量低,感染后潜伏期短、排毒时间长、免疫保护时间短。

主要症状: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或呕吐,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。

传播途径: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、经食物和经水传播。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(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)、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。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

易感人群: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,全年均可发生感染,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,寒冷季节呈现高发。

疾病预防要点

预防要点:

1、每天早上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,特别是感冒发烧、咳嗽、头痛、乏力、出疹、嘴巴肿痛等现象,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,如确诊为传染病,切不可隐瞒。

2、根据规定,对发热(体温≥38℃),或≥37.5℃伴畏寒、咳嗽头痛、肌肉酸痛者,应及时离园就医并回家休息,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,不进入公共场所。

3、如确认为传染病患者,则必须离园就医,病愈返园的条件是要有医院医务科出具的“传染病解除隔离证明单”方可正常入园,以确保其他幼儿的安全。

4、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,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、餐具、毛巾、牙刷等物品。

5、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;保证充足睡眠,多喝水,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机体免疫能力,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。

6、注意饮食卫生,不随便吃路滩食物、不喝生水。

7、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兴趣班时,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。

8、在家做好教育工作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多参加户外活动,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
9、麻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风疹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来预防,可带孩子到当地卫生院或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接种。

10、可给幼儿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,尤其是含维生素A、C多的食物,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。


内容提供:张娟           编辑:易晶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