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"震“不慌,自救有方|防震、防踩踏安全演练活动
时间: 2024-03-05 作者:YHJ 阅读次数: 6001.安全演练记实
防震、防踩踏演练:在演练前,各班老师利用图片、视频、故事、演示等形式对幼儿开展了防震和防踩踏安全教育。带领幼儿了解应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正确方法。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,针对楼梯、走廊、教室门口等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地方展开讨论。
地震现场模拟声响起,听到“危险信号”,师幼立即停止当前活动,迅速就近避险,双手护头,蜷曲身体,降低重心,躲到桌下,尽可能保护好自己。
疏散警报声响起,孩子们在教师的组织下,弯腰低身,利用书包或双手抱头等方法护住头部、沿着逃生路线快速有序撤离到幼儿园一楼的安全地带。
到达安全区域后,各班老师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园长妈妈上报,确保全园幼儿已安全撤离到指定地点。
防震、防踩踏安全小结:演练结束后,园长妈妈对本次防震防踩踏演练活动进行全面总结,肯定全园师幼在逃生过程中的迅速反应,并表扬井然有序的孩子们,并再次强调班级教师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中,切实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。
回班后,各班再次规范了幼儿日常按照“轻声慢步靠右行”的要求上下楼梯,也更深入的了解了逃生常识,熟悉疏散路线,冷静、有序地按预定路线撤离。
02.地震自救和防踩踏小常识
1.地震发生时,身处室内:在楼房内,应先躲后逃,躲在房间内承重墙角或坚固的矮柜旁边,护住头部,待晃动停止后,迅速通过安全通道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域。
2.地震发生时,身处户外:应就地选择开阔地带蹲下,护住头部,一定要避开建筑物及高大树木等;处在山区等野外区域,应尽快远离山坡、水域等危险地带,向就近的应急安全避难场所转移。
3.踩踏发生时该怎么办?

4.遭遇踩踏如何自救: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,都应当观察周围,记住出口的位置,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。
1.初遇拥挤人群: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,不要盲目奔跑,以免摔倒,不要逆流前进。
2.陷入拥挤人群
(1)时刻保持警惕,千万不能被绊倒!
(2)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,马上停下脚步,同时大声呼救,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。
(3)如果人流量很大,但移动速度不快——可手握拳,右手握住左手手腕,双肘与双肩平行,放在胸前。肘部能够保护自己不被挤压,给心肺留出呼吸空间.
(4)若已经陷入拥挤人群,继续保持双肘在胸前,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的姿势。同时,微弯下腰,降低重心,低姿态前进,防止摔倒。
3.混乱局面自保
若被推倒,要设法靠近墙壁,或在人流移动方向的侧面。
2.双手在颈后紧扣,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,面向墙壁,身体蜷成球状。
3.如果不能靠近墙壁,倒下时,一定身体弓形,并继续保持手部姿势,以保护头部、胸部等重要器官。
4.事故已经发生
(1)及时联系外援,寻求帮助,赶快拨打110或120等,同时开展自救和互救。
(2)如发现伤者呼吸、心跳停止时,要赶快做人工呼吸,辅之以胸外按压。
5.防踩踏安全注意事项
踩踏现场一旦摔倒,牢记自救“二十四字诀” 。
图片提供:班级老师 编辑:易晶晶